項目租用已建廠房,環(huán)境影響主要為設備安裝過程中產生的噪聲,項目不涉及土地平整、主體工程建設。因此,本環(huán)評報告重點分析運營期間的環(huán)境影響。 運營期間的環(huán)境影響 一、廢氣 本項目廢氣主要為堆場揚塵,篩分過程的粉塵。 2、廢氣污染源強核算過程 本項目主要為原料進廠后,30%含水率的漿渣堆放在篩分加工區(qū)堆放區(qū)內,70%含水率漿渣通過原料運輸車輛緩緩駛入廠房內泥漿池旁,用泵通過管道將石材漿渣輸送至進泥漿池,原料濕潤度極高,該過程不會輸送、裝卸等粉塵; 因此,本項目主要產生廢氣為原料堆放區(qū)堆場及卸料粉塵、成品堆放區(qū)堆場及卸料粉塵。 本項目篩分機采用大容積密閉罩,自帶布袋除塵器,本項目篩分粉塵經布袋除塵器處理后無組織排放。 二、廢水 1、廢水源強 (1)生活污水 項目共有員工5人,生活用水主要為員工日常生活用水,均不在廠區(qū)內食宿。 (2)霧炮機用水 本項目采用1臺霧炮機對篩分區(qū)域進行霧炮降塵,設備噴淋速率為0.25t/h,該裝置年運行300天,每天8h, 霧炮機合計用水量為600t/a(2t/d)。項目霧炮機降塵用水全部蒸發(fā),沒有廢水產生。 2、廢水處理設施可行性分析: (1)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可行性分析 化糞池原理:化糞池是一種利用沉淀和厭氧發(fā)酵的原理,去除生活污水中懸浮性有機物的處理設施,屬于初級的生活處理構筑物。本項目使用三格化糞池,兩格式化糞池是由兩個相互連通的密封糞池組成,糞便由進糞管進入第一池依次順流至第二池和第三池,其各池的主要原理: 第一池:主要截留含蟲卵較多的糞便,糞便經發(fā)酵分解,松散的糞塊因發(fā)酵膨脹而浮升,比重大的下沉,因而形成上浮的糞皮、中層的糞液和下沉的糞渣。利用寄生蟲的比重大于糞尿混合液的原理使其自然沉降于化糞池底部。利用糞液的浸泡和翻動化解糞塊使其液化并截留糞渣于池底。厭氧發(fā)酵:化糞池的密閉厭氧環(huán)境,可以分解蛋白性有機物,并產生氨等物質,這些物質具有殺滅寄生蟲卵及病菌的作用。 第二池:進一步發(fā)酵、沉淀作用,與第一池相比,第二池的糞皮和糞渣的數量減少,因此發(fā)酵分解的程度較低,由于沒有新糞便的進入,糞液處于比較靜止狀態(tài),這有利于漂浮在糞池中的蟲卵繼續(xù)下沉。 第三池:進一步發(fā)酵、沉淀作用,與第二池相比,第三池中的廢水已基本澄清并可達到排放標準排放。 項目采用三級化糞池處理生活污水,根據《根據《排污單位自行監(jiān)測技術指南總則》(HJ819-2017)、《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fā)技術規(guī)范總則》(HJ942-2018),項目廢水處理設施為可行技術。 運輸防范措施: 槽罐車在運輸過程中若發(fā)生泄漏、溢出或交通事故,可能對環(huán)境和公共安全造成嚴重威脅。為確保運輸安全,降低環(huán)境風險,需采取以下風險防范措施: ①車輛采取罐體材質:采用耐腐蝕、抗壓材料(如聚乙烯、不銹鋼),雙層防漏結構:罐體設計為雙層結構,夾層安裝泄漏檢測傳感器,實時監(jiān)測內層破損緊急切斷裝置:配備自動關閉閥門,在管路破裂時自動阻斷液體流動。 ②車輛采取GPS定位+物聯網系統:實時追蹤車輛位置、速度及罐體液位,數據同步至監(jiān)控平臺。配置有車載攝像頭,便于監(jiān)控罐體密封性及周邊環(huán)境,發(fā)現異常立即報警。 ③每周檢查閥門、管道、密封圈等關鍵部件的磨損情況,更換老化部件,年度壓力測試:對罐體進行承壓測試,確保無結構性隱患。 ④保留運輸紙質及電子臺賬:記錄廢水種類、數量、接收單位等信息,全程留痕。 三、噪聲 1、噪聲源強 項目運營期產生的噪聲主要為車間設備的運行噪聲。設備運行時產生的噪聲值約為85~90dB(A)。 建設單位需采取的噪聲治理措施如下: (1)選用低噪聲設備,并對噪聲設備進行合理布局,對高噪聲設備還應采取必要的隔聲、吸聲、減震等措施。 (2)加強設備的維修保養(yǎng),適時添加潤滑劑防止設備老化,使設備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tài),避免因不正常運行所導致的噪聲增大。 (3)通風機安裝減震墊片,定期檢修保持潤滑??諌簷C放置在單獨的房間內,采用隔聲門窗,并通過墻體的阻隔作用降低噪聲對邊界的影響。 (4)加強職工環(huán)保意識教育,提倡文明生產,防止人為噪聲。 (5)重視廠房的使用狀況,靠近環(huán)境保護目標一側不設門窗或設隔聲玻璃門窗,在廠房、專業(yè)設備房間內以及靠近環(huán)境保護目標一側可使用隔聲材料進行降噪。 四、固體廢物 本項目運營期產生固體廢物主要有員工生活垃圾、沉淀池塵渣、含油廢物等。 1、生活垃圾 員工生活垃圾產生量按每人0.5kg/d計,項目設有職工5人,年工作300天,則員工生活垃圾量為0.75t/a,收集后交環(huán)衛(wèi)部門處理。 2、沉淀池沉渣 項目壓濾廢水經廢水處理過程會有一定的沉渣產生,根據廢水源強分析表4-7可知,SS處理量前量為7.886t/a,處理后為2.366t/a,約為5.55t/a。沉淀池的沉渣本質是項目產品,因此通過定期抽送至漿渣池,并經攪拌、壓濾機壓濾后,將沉渣的含水率控制在30%后可以作為本項目產品統一暫存在成品區(qū),用于外售,經壓濾后沉渣含水率為30%,則含水率為30%的沉渣產生量為5.55t/a÷(1-30%)≈7.93t/a。 4、布袋除塵器粉塵 根據前文核算可知,本項目布袋除塵器收集的粉塵量為1.517t/a,屬于一般固廢,經收集后回用于生產。 根據《危險廢物產生單位危險廢物規(guī)范化管理工作指引》,危險廢物轉移報批程序如下: (1)危險廢物申報登記。每年3月31日前,危險廢物產生單位必須將上年度危險廢物的種類、產生量、流向、貯存、處置等有關資料向所在縣級以上環(huán)保部門申報登記。 (2)危險廢物管理臺賬和危險廢物管理計劃的登記備案。通過廣東省固體廢物管理平臺提供的危險廢物轉移管理臺賬登記功能進行登記以及根據管理臺賬和近年生產計劃,制訂危險廢物管理計劃,并報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環(huán)保部門備案。 (3)危險廢物產生單位委托有資質單位處理處置危險廢物時,必須嚴格執(zhí)行危險廢物轉移計劃報批和依法運行危險廢物轉移聯單。經上述處理后,項目產生的固廢均能得到妥善處置,不會對周圍環(huán)境產生直接影響。 廢氣治理裝置風險防范措施 加強對廢氣治理裝置的日常運行維護。當廢氣處理設施發(fā)生故障時,會造成大量的粉塵顆粒物未經處理直接排入大氣環(huán)境中,將對周邊大氣環(huán)境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為了杜絕事故廢氣的排放,建設單位在廢氣處理設施發(fā)生故障時,立即停止生產,并立即對廢氣處理設施進行檢修。 為避免出現事故排放,建設單位應建立健全環(huán)保管理機制和各項環(huán)保規(guī)章制度,落實崗位環(huán)保責任制,加強環(huán)境風險防范工作,防止事故排放導致環(huán)境問題,避免出現廢氣處理事故排放,防止廢氣處理設施事故性失效,要求加強對廢氣處理設施的日常運行管理,加強對操作人員的崗位培訓,確保廢氣穩(wěn)定達標排放,杜絕事故性排放。 建設單位在嚴格執(zhí)行“三同時”制度,認真落實環(huán)境保護措施,采取相應的污染防治措施的前提下,本項目產生的廢氣、廢水、噪聲均可達標排放,固廢得到妥善處置,本項目的建設對環(huán)境影響在可接受的范圍內。從環(huán)境保護角度分析,項目在現選址處建設可行。 本項目的環(huán)境影響報告表通過審批后,建設內容和需要配套的污染防治設施如發(fā)生重大變動,建設單位需要重新組織編制和報批環(huán)境影響評價文件。本項目的建設單位應當嚴格落實前文提出的各項污染防治措施,配套建設相應的環(huán)境保護設施;設施竣工后,按照國家和地方規(guī)定的標準和程序,組織驗收,編制驗收報告,提出驗收意見,并依法向社會公開;設施經驗收合格后,主體工程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